不服输的“千斤顶”——记大厂首钢机电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数控车工班长宋军贤
提起宋军贤,同事们都叫他“千斤顶”。因为他个子不高,腰板挺直,走路坚稳,目光炯然,做事认真,大家给他起个绰号叫“千斤顶”。他有着千斤顶简单的外形,有着千斤顶不服输的韧劲,就是这种不服输陪他先后从事数控车工、多轴加工中心操作工、磨工、数控工艺员等岗位,他干一行爱一行,现为大厂首钢机电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数控车工班长,主要负责数控加工技术攻关、难点程序编制、创新项目研究等工作。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刻苦学习,学历从中专提升到本科
宋军贤2007年到2011年在北京金隅科技学校数控专业中专班进行学习,他是由甘肃考入北京的,走出大山到北京是每个山里孩子的向往。他深知现在是知识更新的时代,要干好数控专业需要更多的知识,于是他在2011年报考了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在职大专学习,2015又年报考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在职专升本的学习。由于工作是靠工时吃饭,一天工作下来非常累,而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就更加辛苦了,但无论再苦再累他都没有放弃的念头,因为比起学到知识的兴奋与喜悦,那些苦与累就不值一提了。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钻研技术,比赛取得好成绩
宋军贤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技术,凭着不服输的韧劲任何难题也难不倒他。为掌握数控加工前沿技术,他利用班后闲余时间学习加工、设计软件,2012年成为数控车工高级技师,2020年考取了机械工程师职称。他10多年如一日坚持在一线创新钻研数控技术,2012年被授予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获得北京市“职工技协杯”加工中心第九名;2023年获得第三届北京大工匠五轴操作工第五名。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创新实践,攻克难关
某产品加工无论其精度与形位公差都非常严格,超差0.001毫米也不行,所有人都直摇头,这个公差保不了。前期工序加工每件已投入数万元,合同工期也愈发接近,此时已无退路,智能制造事业部面临独立自主经营的生存大关。“千斤顶”宋军贤当时采用车削、磨削、挤压加工均失败过,每天试验至夜里12点回去躺床上思考下一步要怎么做。不是震动就是弯曲,接连5天的试验还是失败,能想到的方法都试验一遍,求助外援也试验过,依然解决不了问题。连续的失败让宋军贤心急如焚,偏偏在此时他儿子摔伤,让他心情跌落低谷。终于坚持不住了,宋军贤给自己放半天假陪陪孩子,陪孩子玩时,看到一种橡皮泥似的儿童玩具让“千斤顶”灵光一现,他想利用这个橡皮泥充满内孔是不是能够减少变形,于是他把橡皮泥塞满内孔,最后用外圆磨,一点点修整完成该产品加工。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挑战自我,践行工匠精神
2022年大年初二,“千斤顶”宋军贤与同事一起投入到工作当中,加班至夜里12点钟,突然收到客户着急要产品的消息,只能挨个打电话召集所有一线职工连夜加班,整个车间生产团队收到消息后全部到位,有的当时还在梦中,通知到位后毅然投入到工作中。产品再着急也得检验合格才能包装发货,为了抢时间,完成加工检验马上复检,确定无误后专人包装准备发货,经过团队一夜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这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2022年3月因为疫情原因,所有企业、社区全部静默状态,意识到生产任务紧急,“千斤顶”宋军贤立即回单位组织生产,偌大的工厂只有他带领在单位住宿的7人坚持生产任务,大家主动舍弃周末休息时间,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替同事们完成一部分工作任务。
某产品对整体重量和圆度与直径公差要求严格,从一开始工艺编制和工装设计都是宋军贤完成。前两批加工进度与检验也都由他监督得以合格交出产品。2022年11月,客户紧急需要200套产品,打乱原本安排满档的计划,此时压力山大。屋漏偏逢连夜雨,老母亲一直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好巧不巧正赶这时疼痛到不能起床,一边任务紧急,一边母亲病情严重,为了不耽误宋军贤工作,母亲忍痛卧床三天。三天后,宋军贤才抽了半天的时间带母亲到医院检查治疗。有如此伟大的母亲在身后撑腰,再累也得咬牙坚持。宋军贤在疫情肆虐下带领弟兄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这些只是“千斤顶”努力奋劲,向上而升一点点的影子,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他坚强的努力,勇敢的奋劲,自我的挑战。他那对工作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永葆创新的态度打造了他的“不服输的韧劲”,这个“千斤顶”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儿,为大厂机电公司的经营生产发挥着作用。
不服输的“千斤顶”——记大厂首钢机电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数控车工班长宋军贤
提起宋军贤,同事们都叫他“千斤顶”。因为他个子不高,腰板挺直,走路坚稳,目光炯然,做事认真,大家给他起个绰号叫“千斤顶”。他有着千斤顶简单的外形,有着千斤顶不服输的韧劲,就是这种不服输陪他先后从事数控车工、多轴加工中心操作工、磨工、数控工艺员等岗位,他干一行爱一行,现为大厂首钢机电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数控车工班长,主要负责数控加工技术攻关、难点程序编制、创新项目研究等工作。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刻苦学习,学历从中专提升到本科
宋军贤2007年到2011年在北京金隅科技学校数控专业中专班进行学习,他是由甘肃考入北京的,走出大山到北京是每个山里孩子的向往。他深知现在是知识更新的时代,要干好数控专业需要更多的知识,于是他在2011年报考了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在职大专学习,2015又年报考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在职专升本的学习。由于工作是靠工时吃饭,一天工作下来非常累,而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就更加辛苦了,但无论再苦再累他都没有放弃的念头,因为比起学到知识的兴奋与喜悦,那些苦与累就不值一提了。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钻研技术,比赛取得好成绩
宋军贤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技术,凭着不服输的韧劲任何难题也难不倒他。为掌握数控加工前沿技术,他利用班后闲余时间学习加工、设计软件,2012年成为数控车工高级技师,2020年考取了机械工程师职称。他10多年如一日坚持在一线创新钻研数控技术,2012年被授予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获得北京市“职工技协杯”加工中心第九名;2023年获得第三届北京大工匠五轴操作工第五名。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创新实践,攻克难关
某产品加工无论其精度与形位公差都非常严格,超差0.001毫米也不行,所有人都直摇头,这个公差保不了。前期工序加工每件已投入数万元,合同工期也愈发接近,此时已无退路,智能制造事业部面临独立自主经营的生存大关。“千斤顶”宋军贤当时采用车削、磨削、挤压加工均失败过,每天试验至夜里12点回去躺床上思考下一步要怎么做。不是震动就是弯曲,接连5天的试验还是失败,能想到的方法都试验一遍,求助外援也试验过,依然解决不了问题。连续的失败让宋军贤心急如焚,偏偏在此时他儿子摔伤,让他心情跌落低谷。终于坚持不住了,宋军贤给自己放半天假陪陪孩子,陪孩子玩时,看到一种橡皮泥似的儿童玩具让“千斤顶”灵光一现,他想利用这个橡皮泥充满内孔是不是能够减少变形,于是他把橡皮泥塞满内孔,最后用外圆磨,一点点修整完成该产品加工。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挑战自我,践行工匠精神
2022年大年初二,“千斤顶”宋军贤与同事一起投入到工作当中,加班至夜里12点钟,突然收到客户着急要产品的消息,只能挨个打电话召集所有一线职工连夜加班,整个车间生产团队收到消息后全部到位,有的当时还在梦中,通知到位后毅然投入到工作中。产品再着急也得检验合格才能包装发货,为了抢时间,完成加工检验马上复检,确定无误后专人包装准备发货,经过团队一夜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这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2022年3月因为疫情原因,所有企业、社区全部静默状态,意识到生产任务紧急,“千斤顶”宋军贤立即回单位组织生产,偌大的工厂只有他带领在单位住宿的7人坚持生产任务,大家主动舍弃周末休息时间,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替同事们完成一部分工作任务。
某产品对整体重量和圆度与直径公差要求严格,从一开始工艺编制和工装设计都是宋军贤完成。前两批加工进度与检验也都由他监督得以合格交出产品。2022年11月,客户紧急需要200套产品,打乱原本安排满档的计划,此时压力山大。屋漏偏逢连夜雨,老母亲一直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好巧不巧正赶这时疼痛到不能起床,一边任务紧急,一边母亲病情严重,为了不耽误宋军贤工作,母亲忍痛卧床三天。三天后,宋军贤才抽了半天的时间带母亲到医院检查治疗。有如此伟大的母亲在身后撑腰,再累也得咬牙坚持。宋军贤在疫情肆虐下带领弟兄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这些只是“千斤顶”努力奋劲,向上而升一点点的影子,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他坚强的努力,勇敢的奋劲,自我的挑战。他那对工作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永葆创新的态度打造了他的“不服输的韧劲”,这个“千斤顶”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儿,为大厂机电公司的经营生产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