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机电人
--记机电公司曹妃甸分公司MCCR事业部王志敏
王志敏,机电公司曹妃甸检修分公司MCCR事业部负责人、机械工程师,他带领的团队曾多次获得首钢集团先进集体和机电公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他苦心钻研新技术,实现了MCCR薄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维修技术从零到有的突破,也由此获得了股权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曹妃甸分公司在中标京唐公司二期工程MCCR产线扇形段离线修复项目后,建立新厂房成立MCCR事业部,由王志敏担任负责人。事业部成立之初就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为发展思路,致力于服务首钢京唐MCCR生产线。MCCR新产线是世界第一条多功能无头连铸连轧薄板坯生产线,可实现最高拉速6米/分钟。
作为MCCR离线扇形段修复项目负责人,面对国外先进的、高标准的生产线,同行业中没有丝毫的经验可借鉴。王志敏知道,一切只能从零开始。面对艰巨的任务他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高昂的斗志。在设备安装期间,他合理组织安排,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扎根现场,为了快速高效完成安装任务,吃住全部在现场已是常态,假期休息更是想都没有想过。他白天在现场进行设备安装,晚上怕打扰舍友休息,就打着小夜灯研究图纸。通过对维修设备图纸及修复流程的深入研究及与用户的深入交流,带领团队提前完成了19套各类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MCCR薄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维修难度系数与一般扇形段相比,具有段型类别多、辊系种类多、各类管路系统复杂、管路密度高、设备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面对这些“拦路虎”,王志敏与他的团队在组织生产中,始终坚持“重质量、提效率、降成本”的工作标准,通过1年多的实践,总结了维修工序51道,总工步涉及500多道的标准作业流程。组织完成事业部内部质量体系建设,制定维修记录21种;并结合5why分析法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方案7项并加以落实。
王志敏通过改进辊系丝堵连接方式,降低了设备的下线频率,故障率由原来的66%降低到10%,节约维修费用近306万元;通过不断对维修过程中的操作难点、质量控制点的强化分析,制定质量控制措施10项,制作工装工具类小革小改10余项,为公司节约近60万元,维修工作效率提高了近3倍;通过掌握维修技术,提高维修操作水平保障MCCR产线设备的功能精度,为产线的顺稳生产夯实基础,同时也填补了首钢对于薄板坯扇形段维修领域的空白。实现吨钢大包后每年为公司带来近2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部分中高风险地区职工无法按原定计划返岗,导致原定参加京唐MCCR现场大修人员不足,严重影响年修工作。此时,正沉浸在与家人团聚喜悦中的王志敏,主动请缨结束休假返岗参加年修。
他匆匆告别了妻子和女儿,买了最早的火车票返回单位组织人员赶赴年修现场,圆满完成了MCCR产线年修任务,得到了甲方的充分肯定。
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分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严重影响,王志敏更是带头攻坚,积极发挥了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做好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带领周围职工积极投身到生产经营工作中,等到他再次回到家中,已经是7月份了。
这样如同电影情节般的离别,这14年来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事后提及,他这样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事关职工的生命安全,职工需要我,分公司需要我,越是这样困难的时期,我们越要带头上。王志敏用14年的青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和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作为新时代的机电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首钢精神。
做新时代机电人
--记机电公司曹妃甸分公司MCCR事业部王志敏
王志敏,机电公司曹妃甸检修分公司MCCR事业部负责人、机械工程师,他带领的团队曾多次获得首钢集团先进集体和机电公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他苦心钻研新技术,实现了MCCR薄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维修技术从零到有的突破,也由此获得了股权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曹妃甸分公司在中标京唐公司二期工程MCCR产线扇形段离线修复项目后,建立新厂房成立MCCR事业部,由王志敏担任负责人。事业部成立之初就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为发展思路,致力于服务首钢京唐MCCR生产线。MCCR新产线是世界第一条多功能无头连铸连轧薄板坯生产线,可实现最高拉速6米/分钟。
作为MCCR离线扇形段修复项目负责人,面对国外先进的、高标准的生产线,同行业中没有丝毫的经验可借鉴。王志敏知道,一切只能从零开始。面对艰巨的任务他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高昂的斗志。在设备安装期间,他合理组织安排,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扎根现场,为了快速高效完成安装任务,吃住全部在现场已是常态,假期休息更是想都没有想过。他白天在现场进行设备安装,晚上怕打扰舍友休息,就打着小夜灯研究图纸。通过对维修设备图纸及修复流程的深入研究及与用户的深入交流,带领团队提前完成了19套各类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MCCR薄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维修难度系数与一般扇形段相比,具有段型类别多、辊系种类多、各类管路系统复杂、管路密度高、设备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面对这些“拦路虎”,王志敏与他的团队在组织生产中,始终坚持“重质量、提效率、降成本”的工作标准,通过1年多的实践,总结了维修工序51道,总工步涉及500多道的标准作业流程。组织完成事业部内部质量体系建设,制定维修记录21种;并结合5why分析法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方案7项并加以落实。
王志敏通过改进辊系丝堵连接方式,降低了设备的下线频率,故障率由原来的66%降低到10%,节约维修费用近306万元;通过不断对维修过程中的操作难点、质量控制点的强化分析,制定质量控制措施10项,制作工装工具类小革小改10余项,为公司节约近60万元,维修工作效率提高了近3倍;通过掌握维修技术,提高维修操作水平保障MCCR产线设备的功能精度,为产线的顺稳生产夯实基础,同时也填补了首钢对于薄板坯扇形段维修领域的空白。实现吨钢大包后每年为公司带来近2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部分中高风险地区职工无法按原定计划返岗,导致原定参加京唐MCCR现场大修人员不足,严重影响年修工作。此时,正沉浸在与家人团聚喜悦中的王志敏,主动请缨结束休假返岗参加年修。
他匆匆告别了妻子和女儿,买了最早的火车票返回单位组织人员赶赴年修现场,圆满完成了MCCR产线年修任务,得到了甲方的充分肯定。
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分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严重影响,王志敏更是带头攻坚,积极发挥了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做好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带领周围职工积极投身到生产经营工作中,等到他再次回到家中,已经是7月份了。
这样如同电影情节般的离别,这14年来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事后提及,他这样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事关职工的生命安全,职工需要我,分公司需要我,越是这样困难的时期,我们越要带头上。王志敏用14年的青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和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作为新时代的机电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首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