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奉献守初心 奋战一线显担当
--记首自信公司智能工业事业本部首迁运行事业部冷轧新能源班班长张杨召
张杨召是首自信公司智能工业事业本部首迁运行事业部冷轧新能源班班长,十四年来,兢兢业业,匠心如一,一步一个脚印,从班组运维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组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首自信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2021年,张杨召担任新能源班班长,面对机遇和挑战,勇挑重担,坚定信心,以丰富的经验和严以律已的优良作风,进行新班组建设。他组织党员和技术骨干以老带新,加大“传、帮、带”力度,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开展“职工大讲堂”,结合理论讲解、现场教学、编写故障预案等,在“干中学,学中干”,新职工从递扳手到独自处理现场故障,从不会看程序到独立通过查看程序分析故障原因,技术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为打造新能源各产线精品运维工作立下坚实的基础。
2022年,正值新能源调试攻坚期,面对起伏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张杨召主动申请驻厂坚守岗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调试。4月,连退8号线进入到最为关键的调试阶段,西马克公司调试专家和相关设备厂家人员因为疫情无法进厂,为了保证产线顺利投产,首迁运行事业部紧急抽调张杨召等20位技术骨干成立机组调试攻关团队。他带领团队日夜坚守现场,通讯打点、单体试车、联调试车、全线跑带,经过30余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5月全线运行。
为确保六机架轧机调试及时“补位”,他又带领党员突击队,进行了为期66天的封闭式调试,与新能源项目组高效协同,精益求精,为六机架轧机高质量建成和新能源项目提前投产提供了有力保障。长时间的加班加点和高负荷的工作,职工的情绪难免有些波动,作为班长,他始终秉持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职工“领头雁”,定期组织茶话会,和职工一起聊工作交流思想;走访宿舍,和职工一起拉家常,为职工纾困解难。工作现场,他主动为大家准备防暑降温饮料,叮嘱职工落实防暑降温措施……
调试结束,产线试运行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卡脖子”问题困扰着新能源团队,连退入口活套经常通讯掉网,平均一天报故障五六次,严重影响了产线效率。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和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原因,紧密配合,最终确定调整滑刀位置并增加一条冗余滑道备用这一方案,经过百余次的调整测试,通讯问题终于攻克下来。同时为了减少试运行阶段设备故障率,他组织制定隐患排查表,带领班组职工跟踪施工接线问题、设备成套问题、编程问题等,完善284个电气柜的点号表、314个电气柜的供电图、406份设备台账,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赢来的是产线逐步顺稳,产能不断提高。
虽是初战告捷,但依然拼搏不止。产线投产初期大小故障频发,运行压力大,而新能源投产即达产的目标对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情况,张杨召组织技术骨干,对产线进行24小时连续不间断护航,积极处理设备隐患和施工隐患。产线投产后半年,每月各产线故障率平均下降52%,机组实现了达产达效,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受到了业主方一致好评。
这就是张杨召,坚持实干为先,带领冷轧新能源班全体职工不断冲锋攻坚,砥砺前行,把自我信念扎扎实实付诸于为维护工作奋斗的实践中,在工作岗位上争做有追求的职工,在自我的努力奋斗中探求人生价值,不断攀登高峰。
忠诚奉献守初心 奋战一线显担当
--记首自信公司智能工业事业本部首迁运行事业部冷轧新能源班班长张杨召
张杨召是首自信公司智能工业事业本部首迁运行事业部冷轧新能源班班长,十四年来,兢兢业业,匠心如一,一步一个脚印,从班组运维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组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首自信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2021年,张杨召担任新能源班班长,面对机遇和挑战,勇挑重担,坚定信心,以丰富的经验和严以律已的优良作风,进行新班组建设。他组织党员和技术骨干以老带新,加大“传、帮、带”力度,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开展“职工大讲堂”,结合理论讲解、现场教学、编写故障预案等,在“干中学,学中干”,新职工从递扳手到独自处理现场故障,从不会看程序到独立通过查看程序分析故障原因,技术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为打造新能源各产线精品运维工作立下坚实的基础。
2022年,正值新能源调试攻坚期,面对起伏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张杨召主动申请驻厂坚守岗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调试。4月,连退8号线进入到最为关键的调试阶段,西马克公司调试专家和相关设备厂家人员因为疫情无法进厂,为了保证产线顺利投产,首迁运行事业部紧急抽调张杨召等20位技术骨干成立机组调试攻关团队。他带领团队日夜坚守现场,通讯打点、单体试车、联调试车、全线跑带,经过30余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5月全线运行。
为确保六机架轧机调试及时“补位”,他又带领党员突击队,进行了为期66天的封闭式调试,与新能源项目组高效协同,精益求精,为六机架轧机高质量建成和新能源项目提前投产提供了有力保障。长时间的加班加点和高负荷的工作,职工的情绪难免有些波动,作为班长,他始终秉持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职工“领头雁”,定期组织茶话会,和职工一起聊工作交流思想;走访宿舍,和职工一起拉家常,为职工纾困解难。工作现场,他主动为大家准备防暑降温饮料,叮嘱职工落实防暑降温措施……
调试结束,产线试运行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卡脖子”问题困扰着新能源团队,连退入口活套经常通讯掉网,平均一天报故障五六次,严重影响了产线效率。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和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原因,紧密配合,最终确定调整滑刀位置并增加一条冗余滑道备用这一方案,经过百余次的调整测试,通讯问题终于攻克下来。同时为了减少试运行阶段设备故障率,他组织制定隐患排查表,带领班组职工跟踪施工接线问题、设备成套问题、编程问题等,完善284个电气柜的点号表、314个电气柜的供电图、406份设备台账,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赢来的是产线逐步顺稳,产能不断提高。
虽是初战告捷,但依然拼搏不止。产线投产初期大小故障频发,运行压力大,而新能源投产即达产的目标对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情况,张杨召组织技术骨干,对产线进行24小时连续不间断护航,积极处理设备隐患和施工隐患。产线投产后半年,每月各产线故障率平均下降52%,机组实现了达产达效,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受到了业主方一致好评。
这就是张杨召,坚持实干为先,带领冷轧新能源班全体职工不断冲锋攻坚,砥砺前行,把自我信念扎扎实实付诸于为维护工作奋斗的实践中,在工作岗位上争做有追求的职工,在自我的努力奋斗中探求人生价值,不断攀登高峰。